崔老师说: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学习是为将来服务的,将来是要面向社会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将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也向他们宣讲了这方面信息。像适应能力、责任心、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能力,不同的单位会有不同的个性化的要求。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的评价标准不是十分一致,在大学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品德与学业,而用人单位可能更看重的是适应能力、专业水平、责任心、团队协作等,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面向人才市场,改变一下自身的评价体系。不仅我们要做出改变,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这种改变。因为凡事只有理解之后才能去做。应使学校瞄准的方向是未来社会的需求,需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复合型人才,这样一个人才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应该再按照这种要求来规划我们的培养体系,让学生介入到我们在这个体系中所开展的活动中去,通过这种活动自然而然的使他们达到总体的提升。但是我还要提前说清楚,不是开展了这种活动就能把你培养成具有这些标准素质的人,学生们也要有自己的规划,这往往是需要学生的自我个性设计。最好的教育是什么呢?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我们一直跟学生强调这一点。所以说,我要求学生从开学初就制定一份大学四年的规划,瞄准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瞄准社会,瞄准未来,在清楚这些的前提下,再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对未来的思考,有目的有计划的丰富和完善自己。就是这样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