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 - 12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崔老师说:担任学院主抓本科生工作的副书记兼副院长以来,尤其是同时兼任08新生的辅导员,因为对大一学生的了解比较多一些,所以从这作为一个切入点,谈一谈我的感受和理解。08级本科生大部分出生于80末到90初,他们的思想上和心理上发展变化特别快,如果按相对共性的特点来划分的话,按照目前的趋势,似乎感觉三五年就是一代人。大一本科生的特点是:第一,他们的信息量特别大,对于信息的摄取特别敏感,凡是前卫的东西都能够积极的去涉猎,也就是说他们能够接纳新生的事物,求新的意识比较好,这是他们的共性。第二,他们的个性比较强,越来越主张自我个性张扬,所以说有时候他们比较随性。另外呢,整体来说,他们接受教育的强度和基础比较好,原因是,他们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里的经济状况整体向好,这对他们的求学过程比较有利,家庭投入的也比较多,这样一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比如说文化课知识,涉猎的社会知识,以及才艺方面,都比以前的学生要高一些,这是他们的优势。另外,从他们对学业重视程度来讲,他们特别看重自己的专业学习,这也是他们可爱的地方,并且他们的学习目的也不是像高中那样重视名次,而更多考虑自己的所学如何为将来服务,这是他们一种共性的认识。还有,他们特别希望能够承担一些责任,希望能够担当一个角色来为集体贡献一些力量,他们普遍觉得在大学期间不参加一些学生群团工作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

然而他们的问题也很突出,诸如心理相对脆弱一些,做事情表现的比较幼稚,这可能是因为家里人对他们的照顾比较多,除了学业,其他事都是由家里人代劳,甚至是洗衣服与整理内务。他们的问题还表现为,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他们学的比较快,但是缺乏持久性。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一直强调学生做事情要有一定的规范,这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必要的。比方说叠被这样的小事,就是培养学生规范和习惯的良好体现。大学创造了这种不再受家里特定条件制约的生活氛围,同学们应该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慢慢养成生活的规范和良好的习惯,这对他们将来形成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都是有帮助的。另外,对于他们来说,认同的事情他们会积极去做。当和他们用传统的思想交流时,如果他们不认同,往往做事就付诸于表面,效果不好,所以我们做他们的工作往往是攻心,目的是使他们从心底产生共鸣,产生“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的效果。

    从整体来看,我觉得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他们。他们表现出来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进步,时代发展的车轮总是向前的,新生事物的存在总有它合理的一面,所以我们认同这种特点的合理性,当然了,我们不能把我们的传统做法抛弃,还是要用变通的方法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